在117年前的今天,1901年11月19日 (农历十月初九),中国物理学家施汝为生于。
施汝为,中国物理学家。1901年11月19日(距今117年)生于江苏省崇明县(今属上海市)。1924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即改建的东南大学)机械系,1925年毕业于东南大学物理系。同年到1930年在清华大学任物理学系助教。1930年赴美国学习,1931年在伊利诺伊大学以论文《金-铁合金的磁性》获硕士学位。1934年在耶鲁大学以论文《铁-钴单晶体的磁性》获博士学位。1934年8月回国,任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物质磁性。1943~1945年任广西大学教授,讲授电磁学和热学等课程。1945年回到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继续致力于磁学研究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改为物理研究所)工作,初期从事并指导磁学研究工作,其后历任代理所长(1954~1956)、所长(1957~1981)和名誉所长(1981~1983)。他还被选为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1963~1982),1955年受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后为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他为中国物理学和磁学事业的发展、科学规划的制定和科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
施汝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在30年代的早期研究中,第一项工作是在国内完成的《氯化铬及其六水合物的顺磁磁化率》 (1931),这时期关于铁-钴(1934)和镍 -钴(1936)合金单晶体的磁晶各向异性的研究是金属基本磁性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40年代前后对坡莫合金(1939)和磁铁矿(1940)晶体的磁畴粉纹图的研究,开创了国内磁畴的实验观测工作。50年代结合实际需要研究了铝镍钴永磁合金的热处理问题(1951,1957)。他的著作甚多,除前已提到的博士论文外,主要有《镍-钴单晶体的磁性》 (1936)、《各向同性铁磁体的磁性》(1937)、《坡莫合金晶体的粉纹图》(1939)、《磁铁矿晶体的磁结构》(1940)、《永磁铁合金热处理的初步报告》 (1951)和《吕臬古V经磁热处理后的各向异磁性》(1957)等学术论文多篇。
评论:为中国物理学和磁学事业的发展、科学规划的制定和科学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要贡献